•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应急管理局 > 通知公告

韶关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韶关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25年第四季度全市重大安全风险形势综合分析情况的通报

时间:2025-09-29 15:10:54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市减灾委、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减灾办:

  近期,市减灾办、市安委办组织市有关单位分析研判2025年第四季度全市重大安全风险,综合研判认为,预计10-12月降水量140~160毫米,较常年正常到偏少1成;平均气温为17.5~18.0℃,较常年同期偏高0.5~1℃。自然灾害方面主要是干旱、低温冷害、霜冰冻等;其次是森林火险等级偏高,叠加农事用火、进山旅游和林业生产生活用火等因素,森林火灾易发高发,天气干燥,居民用火、用电安全风险高。安全生产方面需高度关注危险化学品、消防、文旅、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冶金等行业领域的风险。

  一、主要安全风险研判

  (一)自然灾害风险研判

  1.气象灾害风险。一是降水偏少。预计10-12月降水量140~160毫米,较常年正常到偏少1成。其中,10月偏多1~3成,55~65毫米;11月偏少1~2成,45~50毫米;12月偏少1~2成,40~45毫米。二是气温略为偏高。预计第四季度各地平均气温为17.5~18.0℃,较常年同期偏高0.5~1℃。三是台风。预计,第四季度登陆或严重影响我省的台风有1~2个,强度略偏弱。

  2.森林火灾风险。我市森林防火形势严峻,面临多重挑战。气候方面,10月后全市多地干旱少雨,空气湿度低、土壤失墒,森林火险等级长时间居高不下;9月中下旬起,林区植被进入枯黄期,含水量骤降,易燃且火势蔓延迅速,扑救难度大。火源管控方面,多重因素叠加致管控压力剧增,国庆中秋长假,游客激增,不规范用火行为难杜绝;秋收冬种等农事林事用火集中,部分传统烧荒有失控风险;重阳节前后民俗用火增多;重大活动保障任务重,对森林防火提出更高要求。基层防控方面,部分县(市、区)、乡镇等基层防火负责人变动大,工作衔接不畅、易生麻痹松懈情绪;多数护林员待遇低、年龄老化,对智能设备使用不熟练,巡护打卡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存在麻痹侥幸心理,责任压力传导“上热下冷”,镇村干部、护林员履职不到位,巡查值守、宣传工作流于形式,对关键部位管控不严,对违规用火行为不劝阻、不报告均增加森林火灾防控压力。

  3.水旱灾害风险。据水文、水务部门预测,第四季度我市降水偏少,需注意防范韶关北部南雄市、乐昌市和始兴县等地出现局部干旱的风险。截至目前,韶关市主要江河来水与多年同期相比,浈江来水偏少6成左右,武江来水偏少3成左右,滃江、新丰江来水持平略偏多。全市40宗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1697.34百万立方米,比9月11日减少了26.68百万立方米,可用水量880.09百万立方米,占兴利库容的51.9%;与去年同期比较减少了61.83百万立方米(大型水库蓄水量偏少5.68百万立方米,中型水库蓄水量偏少56.15百万立方米),与多年同期平均蓄水量比较偏多5.83百万立方米,偏多0.4%。尤其是南雄市宝江水库(21.1%)、横江水库(22.7%)、中坪水库(16.3%)、瀑布水库(7.8%)和始兴县尖背水库(4.9%)蓄水量不足兴利库容的30%,如后期持续干旱,可能一定程度影响城乡居民生活及农业生产供水。

  4.地质灾害风险。当下主汛期结束,从整体趋势来看第四季度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相对较低,前期强降雨引发的部分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尚未开展排危除险和工程治理的,在短期降雨下仍可能诱发进一步地质灾害,存在一定程度的危险性,防范工作不容松懈,需加强巡排查和日常防范。

  (二)安全生产风险研判

  1.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第四季度作为全年生产冲刺期,公路货运迎来高峰,货车保有量增加,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司机为追求效益超限超载、疲劳驾驶,加之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松懈,场站安检、隐患排查及驾驶员培训不到位,事故隐患增多。客运包车数量显著增加,道路易出现拥堵,投入营运的涉客船舶安全隐患增加。农村地区秋收农忙、返乡探亲活动增多,摩托车、电动车出行需求大增,不戴头盔、超员等违法现象频发,面包车非法营运等行为也时有发生,加之农村公路条件差、群众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隐患突出。国庆中秋等假期出行集中,高速免费通行加剧拥堵,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增多。此外,“双十一”“双十二”网购促销期间,快递业务量激增,快递员为赶时效可能闯红灯、逆行,也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2.施工工程方面。一是省内房屋市政工程事故多发频发。近期,省内事故多发频发的势头未得到遏制。9月11日广州市白云区广州理工学院三期项目行政楼、图书馆(自编号A-2)工程发生一起触电事故造成2人死亡;8月18日深圳市大鹏新区一工地发生有限空间事故造成3人死亡。我市纳管的房屋市政工程今年以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同比往年持平。二是四季度抢进度、赶工期威胁施工安全。10至12月历来是我市房屋市政工程施工、交通建设施工与养护作业高峰期,而超强度的施工作业、违规作业导致事故多发,过往3年(2022年至2024年)中发生的5起房屋市政工程施工事故有3起发生在第四季度。三是新能源项目建设风险。2025年新开工新能源(非制造业)项目达105个,其中光伏项目问题凸显。部分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企业施工时,工具材料未分类存放、标识不清、随意堆放,还存在交叉作业情况;二楼以上作业未装安全网、脚手架上层无围栏,人员未戴安全帽,安全警示标志损坏未及时更换。更有企业高强度作业忽视安全,如仁化县明阳新能源有限公司发生人员意外失联死亡事故。四是国庆中秋假期安全管理风险陡增。管理人员不在岗履职、作业人员思想放松可能导致安全生产管理缺位,从而增加引发事故的风险。

  3.文旅安全风险。第四季度文旅市场迎来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中秋与国庆双节相连、元旦假期接踵而至,激发了游客集中出游的热情,加之“温泉养生季”与“红叶观赏季”的双重魅力,部分热门景区将迎来游客接待量的显著攀升,人流、车流密度较平日骤增,安全保障压力倍增。与此同时,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少雨,森林火险等级持续高位运行,冬季更需警惕低温霜冻、凛冽大风及山区道路结冰等极端天气带来的安全隐患。此外,第四季度还是大型体育赛事、文艺盛宴、节庆活动等轮番上演的活跃期,与A级旅游景区、星级酒店、娱乐场所等日常运营形成人流叠加效应。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全市文旅行业的安全风险呈现出多元化、集中化的特点,主要聚焦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旅游景区内高风险项目的安全管理、旅游交通的顺畅与安全,以及涉林景区森林火灾的防控等关键领域。

  4.城镇火灾风险。近三年第四季度火灾数据剖析表明,在建构筑物火灾发生场所方面,居住场所堪称火灾“重灾区”,平均每年发生火灾达149起,占总平均数的79.7%,虽仅造成1人死亡(不含放火),但潜在风险绝不可小觑。与此同时,商业网点、生产加工场所、餐饮场所等也时有火灾“冒头”,平均每年发生27起,占比14.6%。从火灾成因来看,生活用火不慎与电气故障是两大“罪魁祸首”,分别占总平均数的28.3%和27.6%,且二者均导致了50%的亡人情况,遗留火种引发的火灾也占到了7.8%,同样不容忽视。主要风险隐患聚焦于三大方面。其一,第四季度生产经营活动进入“旺季”,工业企业加班加点赶工、连夜出货,仓储物流堆积、中转繁忙,商场超市促销活动频繁且常用易燃可燃材料装饰,都为火灾发生埋下了“伏笔”;其二,秋冬季节,用火用电用气量大幅攀升,电暖气等大功率电器广泛使用,燃气进一步普及,火灾事故易发;其三,居住场所、商业网点等小场所隐患易反复,工业企业火灾隐患存量较大,多种因素交织,致使火灾频发。

  5.危险化学品方面。一是季节性安全风险。空气干燥易引起人体静电集聚,危化品物料与管壁发生摩擦易产生静电聚集,化工和危化品企业生产现场和装卸场所在秋冬季易产生静电,火灾爆炸风险增大。二是市场行情导致危化品高位存储安全风险。进入年底,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及项目建设等进入繁忙期,企业赶工期、抢进度、超储存经营建设行为时有发生,泄露、火灾、爆炸、中毒、窒息、高处坠落等风险增大。三是烟花爆竹安全风险增高。第四季度烟花爆竹行业逐渐进入销售旺季,烟花爆竹非法经营和储存的风险增大。民用爆炸物品在生产、转运、储存、销售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引起烫伤、腐蚀、火灾、爆炸的隐患风险,以及工房、库房周边出现山火的风险。四是国庆中秋节后复工复产安全风险。在重新恢复生产前,若对人员培训不到位、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检查维护不到位、开车前安全条件检查确认不细致,员工假后返工思想不集中等因素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6.非煤矿山方面。一是地下矿山风险突出。中金岭南凡口铅锌矿采深超800米、单班下井超350人,中核棉原铀业现状最大开采深度达604米。特别是凡口铅锌矿当前单班下井作业人员近350人、9个中段同时作业,生产系统、通风系统复杂,长期受水害威胁,容易引发系统性隐患问题。二是露天矿山安全风险不容忽视。个别老矿山企业因为采矿权设置不合理,导致矿山边坡角度、台阶宽度等局部超过设计值,存在引发滑坡、垮塌风险。目前,大宝山矿边坡高度已达360米,终了边坡高度将达500米,其排土场总堆置高度也较高,必须高度重视。三是我市部分原老国营地下矿山,或多或少存在资源枯竭现象,目前已基本退回到以前采过的上部开采,存在顶板垮冒、采空区坍塌等风险。四是赶工期抢进度情况凸显,矿山领域安全风险增加。第四季度是非煤矿山生产旺季,目前除了砂石骨料价格持续走低外,大部分矿产品、特别是金属价格持续高位,重生产、轻安全、赶工期、抢进度的趋势显现,安全意识弱、日常管理松懈、设备带病运行情况不同程度存在。

  7.冶金等行业方面。一是冶金行业主要存在熔融金属和煤气泄漏、爆炸、中毒、灼烫的风险以及检维修作业、有限空间业、动火作业管理不到位等带来的风险。二是液氨制冷。制冷系统可能面临液氨泄漏的风险。三是粉尘涉爆。存在因天气干燥、通风不良、粉尘积聚而增加粉尘爆炸的风险。四是有限空间。有限空间作业可能因通风不良而导致缺氧或有毒气体积聚。

  二、综合防范意见

  (一)强化智能化风险监测预警。加强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建设,完善专职或兼职信息报告员制度,推动系统应用向基层延伸,强化数据汇聚共享和风险综合研判。时刻掌握雨情水情风情工情变化,第一时间向公众和责任人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落实防范应对措施,做到强预警强联动强响应。要做好强降雨防范应对和防御措施,强化小水库、小水电站、小山塘等度汛管理。各地在做好水库防洪调度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蓄水保水工作,强化节水措施,保障夏种秋收关键期及今冬明春城乡供水需求。

  (二)强化自然灾害隐患排查。住建部门要组织对广告牌、建筑塔吊、玻璃幕墙等高空构筑物的防风措施进行再检查,提前采取加固措施,对城市树木要定期进行修剪养护。自然资源部门要以南岭山地丘陵地区斜坡单元风险调查为重要切入点,全面铺开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行动,对高中风险斜坡单元落实精细化管理,着重加强对花岗岩分布区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的巡查排查力度,同时全力加快推进韶关学院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林业、公安等部门要扎实开展“2025猎火行动”,特别是在国庆中秋期间,组织专门力量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人群的管控,进一步加大对野外违法用火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遏制野外违法用火现象。

  (三)强化重点行业安全防控。各地各部门要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推进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坚决稳住全市安全生产形势。道路交通方面,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持续开展大客车、面包车非法营运、拼包车、“飙车炸街”、高速公路“三超一疲劳”、酒醉驾、货车超载、农用车和拖拉机违法载人等专项整治行动,强化路面秩序管控。交通运输、海事、工信等部门要加强水运企业、船舶制造企业防抗冬季大风等安全管理,落实各项作业安全防御措施;强化港口码头装卸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检测与巡检。文旅方面,文广旅体、市场监管、商贸、交通运输、公安、住建、海事、消防部门要紧密协同合作,进一步加强旅游和文化活动安全管理,加强景区游乐设施、高危项目、旅游交通(含旅游包车、水上观光)、住宿(民宿)消防和建筑等安全管理。工程建设方面,聚焦危大工程、有限空间、电气焊、高处作业等重点部位、高风险环节,紧盯塔吊安装拆卸及起重吊装加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城镇燃气和消防方面,各级住建管理部门要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大型综合体、集贸市场以及餐饮场所燃气安全排查,整治燃气管道腐蚀漏气、用气场所通风不畅、燃气报警器安装及运行异常、液化石油气气瓶放置场所及安装不符合要求等隐患,坚决封停不符合要求或超过使用寿命的“瓶、灶、阀、管”。要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小型场所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强化联合检查,有效压减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方面,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持续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和重大隐患治理,加强对高危细分领域企业风险隐患治理;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开展烟花爆竹“打非”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储存、运输、经营行为。非煤矿山方面,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推动矿山安全“八条硬措施”硬落实,要紧盯停产待关闭矿山,督促县、乡政府加大对废弃矿山、已关闭矿山巡查力度。冶金等行业方面,要加强钢铁、铝加工(深井铸造)、粉尘涉爆企等重点企业监管,从严管控有限空间、委外施工、特种作业等重点岗位关键环节,严格执行高处作业“五个必须”、有限空间作业“七个不准”等制度,加强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管理。

  (四)强化应急准备与处置。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水利、林业等相关部门要结合当地灾害事故风险特点,指导编制并动态修订上下衔接的乡镇(街道)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村(社区)简明实用的“一页纸”预案,突出“转移谁、何时转、谁来转、转到哪、安置管理”五要素。各级政府要强化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依据风险特征和灾害种类,科学规划物资储备品类与数量,保障物资储备充足且调配顺畅。要科学研判风险,向可能成灾区域预置抢险救援力量,确保遇有险情能第一时间开展救援。要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准备,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灾情、险情信息报送。

韶关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韶关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9月25日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