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农业农村局 > 专题专栏 > 病虫测报

注意做好晚稻后期褐飞虱防治

时间:2025-09-29 16:46:47 来源:韶关市植物保护站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当前我市晚稻大部分已进入灌浆期,晚植田块陆续破口抽穗,根据市、县两级病虫测报站近期的监测调查情况,田间褐飞虱数量有大量上升趋势,若后期褐飞虱防治不力,可能对我市晚稻丰收造成较大威胁。

        市站在武江区龙归镇等地调查,田间稻飞虱虫量一般270-540头/百丛,高的达到7300头/百丛,防治较好的田块稻飞虱虫量较少,局部漏治田块虫量大,以褐飞虱为主。翁源站在龙仙镇、江尾镇、坝仔镇等地调查,田间稻飞虱虫口密度较大,平均虫量4399头/百丛,局部漏治田块最高达到3万头/百丛,约31%调查田块达防治指标,9月份以来,测灯诱集稻飞虱虫量471头,其中褐飞虱429头,白背飞虱42头。乳源站在乳城镇、一六镇、桂头镇等地调查,田间虫量200-1500头/百丛,部分早插田局部稻飞虱虫量极高。南雄晚稻插植整体较早,部分田块已进入蜡熟期,南雄站近期在多个乡镇调查,田间以褐飞虱为主,成若虫量一般为350—4500头/百丛,最高为8600头/百丛。

        我市晚稻生育期差异大,早插田块已处于灌浆期,迟插田块多处于抽穗破口期,桥梁田多,利于稻飞虱辗转为害;近期受“桦加沙”“博罗依”等台风及其环流天气影响,有一定数量稻飞虱迁入,根据省气候中心预测,终台出现在10月上中旬,略偏晚,可能造成晚稻后期病虫进一步加剧。各地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田间病虫发生情况,做好监测调查,及时发布病虫预警信息,广泛宣传,指导防治,尤其要关注漏治田和前期防治效果欠佳的田块,坚决打赢“虫口夺粮”攻坚战,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防治意见

        防治指标:对于稻飞虱达到防治指标(穗期百丛虫量1500头以上)的田块,要及时施药防治,防止出现“穿顶”情况。

        防治药剂: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苦参碱等生物农药,应急防治可选用烯啶虫胺、烯啶?吡蚜酮、三氟苯嘧啶、氟啶虫胺腈等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

        注意事项:遇台风多雨天气,应抢晴施药,避免在高温时段施药,防止中毒事故发生,药后4小时内遇雨需补施一次;施药时田间需保持1-3厘米的浅水层;由于稻飞虱在水稻基部为害,施药时一定要用足水量,均匀喷雾,建议亩用水量60公斤以上,尽量喷向水稻基部;使用无人机施药的可适当加入有机硅类助剂,提高药液黏附性;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