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担当作为,9月25日,韶关市农业农村局机关第二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赴市博物馆参观“我们是杀敌的战斗队——政工队员经历的粤北抗战”专题展览,并开展“扎根人民,振兴乡村”主题培训活动。通过重温抗战历史、感悟红色精神、学习领袖为民情怀,全体党员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思想洗礼,进一步坚定了服务“三农”、推动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
在韶关市博物馆展厅内,70余件珍贵文物和200余幅历史照片生动再现了80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党员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依次参观了“华南地区的救亡运动”“战火中的政宣尖兵”“恶劣环境中的坚持”三大展区,深入了解了国民革命军第十二集团军政工总队的英勇事迹。1938年广州沦陷后,广东抗日救亡运动进入艰难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全省60余个救亡团体被整合组建为政工总队,800余名爱国青年汇聚翁源香泉水村,接受军事、政治、宣传等多方面培训。展览中泛黄的报纸、手写宣传标语、简陋的培训教材等文物,无声诉说着这群青年“以笔为枪、以歌为号”的斗志。有的党员感慨道:“这些年轻人平均年龄不足25岁,却毅然放弃学业和家庭,投身救亡洪流。他们的选择,正是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最好诠释。”
参观结束后,支部围绕“学史力行”开展专题研讨。党员们一致认为,粤北抗战史不仅是红色记忆,更蕴含着眼下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刻启示。政工队员之所以能在粤北山区扎根,关键在于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党员们一致认为,当前,乡村振兴同样需要党员干部下沉一线,要传承政工队员的抗战精神,要发挥“三农”人的作用,要将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支部开展了“扎根人民,振兴乡村”主题培训,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中总结的农村工作方法。通过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部分案例,党员们深刻体会到调研要“身入”更“心到”,最重要是心系农民冷暖,做事要实干为要。
此次主题活动,既是一次穿越时空的红色对话,更是一场凝聚共识的动员会,市农业农村局机关第二党支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传承“香泉水”畔的红色基因,为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贡献韶关农业农村力量。